艺苑拾萃

    中国书画史上的竹话二题

    发布时间:2015-05-11 17:21:57

      

    苏东坡爱竹,曾说过:“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”因此,他所寄居之处,就喜欢栽竹。他的画家朋友文与可,以画竹受到苏东坡的奖掖而驰誉画苑。

      竹,在古典文学中是与松、梅共称岁寒三友的,以其耐寒而青翠不凋,堪与松梅媲美之故。但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竹却见于两诗有不同的吟咏,他说:“新松恨不高千尺,恶竹还须斩万竿。”这是什么意思呢?是因为他把那些杂乱横生的恶竹比喻为坏人,斩万竿者,就是要清除坏人恶势力之谓。杜老憎恨的是霸道生长的竹势,而不是临风摇曳的翠竹。在《佳人》长诗中,杜老则以悲悯的情怀写出了“天寒翠袖薄,日暮倚修竹”的高洁形象,把修竹与佳人并传千古。

      另有一个画家画竹的轶事,堪与杜老并提,他就是著名的当代老画家陈师曾所画的《画竹篱》,在画上题了这样的诗:

      长身玉立伟丈夫 屈着短篱防野狐

      霜寒地阴色惨怆 旁若无人提酒壶

      老翁投竿钓江湖 随波窃饵非大鱼

      安得狂风一笔扫 天衢荡荡开晴昊

      陈师曾的诗《题画竹篱》,用意是指竹篱围起来可以防止野兽的侵扰。他题诗的年代,正是南北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,因此他是以诗以画寄托讽喻,既为国是前途担心,也愤恨军阀的罪行,寄狂风一扫之势,自己就是退隐江湖做垂钓的渔翁也堪终老,画家反映了竹的节操。

      二

      苏东坡爱竹闻于世,他也画过竹。有一幅《潇湘竹石图》就是苏东坡画的,可说是难得的珍品。收藏此画的是邓拓,他是有心研究中国书画的历史学家,新中国成立之后,他从延安进了北京,就潜心收藏文物书画,十年之间,他所收藏的作品,自五代以迄明清,特别是对元明以下的画家,收有各派的精品。而苏东坡的《潇湘竹石图》更为他珍爱,作了鉴定。一九六三年在北京曾与金陵画派的画家亚明共同欣赏了《潇湘竹石图》。邓拓还赋诗以纪其事,诗曰:

      营邱雪景鹤林图 竹石潇湘拜老苏

      尔我艺徒同欣赏 好凭创作不为奴

      从诗中可看到邓拓勉人自勉,重视自己画风的态度,不必盲从古人之意。

      但是邓拓对苏东坡是满怀崇敬的,对苏氏的平生遭遇、文学成就以一首《怀苏东坡》的律诗作了概括:

      曾谒眉山苏氏祠 也曾阳羡诵题诗

      常州京口寻余? 儋耳郊原抚庙碑

      海角天涯身世感 朝云春梦死生知

      千秋何幸留遗墨 画卷潇湘竹石奇

      当邓拓游历四川,到了眉山的时候也以《眉山怀东坡》题了七言绝句:

      累年谪宦悯荒寒 不独苏堤足锁澜

      更喜此山真似蜀 陶乡风物得长安

     

    返回顶部